答:您好,如果不是很急着入住的话,三个月后再住进去,这三个月的时间一定要治
理,保持通风。
说说环保的几个误区,您可千万不要陷入这些误区中了:
一,认为治理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
会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因为它是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因而认知度较高。许多消费者认为消除室内污染就
是消除甲醛,其实不然。除了甲醛之外,来自建筑装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
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苯浓度
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
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以为用达标材料就可以避免污染
达标材料的定义,是指有害物质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如国家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
醛释放规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每升空气中不得超过1.5毫克。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
定面积内大量累积使用,其有害物质也是累积的,最后有可能会造成装修好的房子有
害物体超标。
三,单纯依靠通风
大多数人都知道新房装修好头半年内要先通风再入住,通风有助于甲醛、苯等有害物
质的释放。但严义清指出,甲醛的释放期在5年以上,最长的长达15年,苯系物的释
放期也在6个月到1年间。通风半年并不能使有害物质完全挥发,况且大多数人在新房
装修好后往往通风不足三个月就搬入新居。
四,过分依赖植物
有的消费者在新装修的居室中放置吊兰、芦荟等植物,这些植物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
一定的吸附和分解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
限,对于装修量大的居室来说,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忽视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
许多消费者只注意到了装修过程中各种建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而不知道家具也是
污染源。家具中的黏合剂、甲板、油漆等也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气体。消费者在购买
家具时应该注意不要购买有异味的家具,到正规的家居商场购买正规品牌的家具。
六,盲目依靠空气清新剂
不少消费者以为空气清新剂能够消除甲醛等有害气体,实际上空气清新剂或空气清新
机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将其吸附或分解。
七,先装修 后治理
许多消费者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往往达不
到的效果。在装修过程中用甲醛清除剂及胶用除醛剂对材料中的甲醛进行彻底清
除,使用装修除味剂等除味产品对苯系物等进行彻底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建材,装
修后绝大部分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八,凭气味判断有无污染
许多消费者是凭借气味判断家中装修是否存在污染的。严义清指出,这样的方法非常
不科学。在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是有气味的,如苯有少许芳香
味,甲醛、氨则刺鼻刺眼。这些有毒气体即使闻不到,也并不代表没有,一般超标严
重到4倍以上才会使人直观感觉到。因此凭气味来判断什么是污染是不准确的,科
学的方法就是用科学仪器进行检测 。
有什么不懂的您还可以致电:
林经理: